藉由讓學生練習5W1H發問技巧來表達個人情意觀,識別藝術活動中的社會議題,增加批判思考力。
熱門閱讀
由教育部指導規劃「112年度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共同培力系列活動 『USR x 美感 x 媒體素養』」,邀請您保留10/20的時間,一起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圖書館聆聽,共度美好的知識饗宴。
|專題文章|黎曉鵑|臺北市立中山女高美術教師。
從幼兒園(K)到大專院校(12)的生師在教學現場所投入發展的創新課程。展現將感知力帶入生活,由現象與環境導向觸發,落實十二年國教課綱「當代公民」的素養。
|專題文章|林宜珍|前文化部臺北機廠鐵道博物館籌備小組 聘用編審
標籤 關鍵字 #蔣汝蘭
閱覽某些照片或圖像,並讓學生「個別」提出看法、解釋或問題,彙整後再一起閱讀內文。某些段落做焦點閱讀,分組討論後,提出不懂的再由教師解釋,最後請學生用自己的話重述。
以安妮新聞第六期延伸至藝術家描繪瘟疫時代作品,引導學生從疫情色彩聚焦至日常上學路,歸納五城色彩。
以安妮新聞作為學期與暑期的連接,讓學生思考探索自己未來的可能性。
本單元運用安妮新聞哈里窗版面作為探索自己的工具,想想眼中的自己 探問他人眼中的「我」。
擁有合宜的自我觀,同時透過閱讀美感報、選擇分析訊息,探尋生命意義自我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