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ARDIANS
Tag
Share
改變世界,從「小」做起 五名環保學生的故事
文|編輯部
圖|Body Koh
事情是這樣的:這顆星球並不是孩子們在遙遠未來的某個時間點要繼承的地方。我們現在就活在這裡,我們早已是這顆星球的一份子了。

如今,他發起的「拒用吸管」(Be Straw Free)運動,影響已遍及全球,甚至出現在南韓的教科書裡,各國也陸續發起停用一次性塑膠吸管的運動與法規。而現在就讀麻省理工學院的克雷斯在受訪時回憶説,當年針對吸管發起行動,其實只是自己「作為一個小孩,所能採取的第一步。」現在,他在大學鑽研人工智能的倫理議題之餘,也盡可能不使用一次性塑膠、隨身攜帶餐具,持續推廣環保,因為他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有個人和集體責任,去保護、拯救這顆我們生存其中的星球。」
我們喜歡吃漢堡王和麥當勞,但是他們給的那些塑膠玩具,小孩玩個幾分鐘後就會丟掉,然後會傷害動物、污染海洋。我們希望他們給的東西是對環境友善的,我們才能為自己、也為後代人保護好這顆星球。
結果,有 56 萬人連署,也讓被點名的兩家速食餐廳做出具體回應。英國漢堡王宣布不再附贈塑膠玩具,預估每年會減少 320 噸的一次性塑膠垃圾,並在店內設置舊玩具回收桶,將回收到的塑膠用來打造兒童遊戲區。英國麥當勞也承諾從 2021 年起不再生產硬塑膠玩具,改贈書本、紙製玩具等,贈品包裝也從塑膠袋改為紙袋,且同樣著手回收舊玩具:預計將收回超過 100 萬件塑膠玩具,並用來建造兒童慈善機構內的遊樂場。

如果你讓猴子選擇現在拿到一根香蕉,或未來拿到六根香蕉,猴子總會選擇現在就拿到一根香蕉。由此,我們這些小孩瞭解到了:不能把拯救我們未來的重任,單單託付給大人們就好。要完成此一重任,就要把我們的未來掌握在自己手中。

芬克拜納創立的組織「種樹救地球 」(Plant-for-the-Planet)在 2011 年從聯合國那接手「十億樹計畫」的任務,更將之升級為「兆樹計畫」(Trillion Tree Campaign)⸺截至去年底,此計畫已經讓 130 多國種下約 140 億棵樹木。每年地球都會有 150 億棵樹消失,正如「種樹救地球」提倡的:停止坐而言,開始起而種!除了親手植樹外,也可以下載他們推出的 App,近一步捐款讓他人幫你種下改善氣候的樹苗,並持續在 App 上追蹤種植狀況,何樂而不為?
自己有懷疑過:我做這些事情,是不是只為了追求自我滿足?我不斷在問自己:是什麼東西感動我?可能聽起來很濫情,但真的就是我對這個土地的關切,跟很想實際去做一些事情、讓環境變得更好。
現在,就讀台大生傳系的她仍積極參與各種社會運動,例如加入青年樂生聯盟,替遭迫遷的樂生療養院院民發聲、自發創立「它核他們的故事」粉絲專頁,親自採訪核電廠附近居民,分享他們的反核心聲。對環境與土地的在乎,讓她一再起身行動,或許就如 17 歲的她受訪時說的:「改變可能很微小,但如果我這八個月都沒有推出這些行動和計畫,甚至可能就完全不會有改變了。」

時間比我們想像得要短。失敗就代表災難。大人辜負了我們。由於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包括媒體和政客,一直忽視這個情況,所以我們必須自己採取行動,就從今天開始。每個人都歡迎加入,每個人都是必要的,請加入我們。

15 歲,她開始每逢週五罷課。那是 2018 年的夏天,她騎單車到瑞典議會外頭,舉起一個寫著 「為氣候罷課」(Skolstrejk för klimatet)的牌子,誓言要抗議到政府遵守《巴黎協定》的目標為止。她身邊的同伴與日俱增。同年,她在一場國際會議上發言,對著各國政府高官說:「你們沒有成熟到可以說出事實的真相,連說真話的責任也要丟給我們小孩。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正因一小部分人為圖謀暴利,而被犧牲……」舉世譁然,因她冷靜、認真、憤怒的聲音下,字字句句都是無可厚非的事實。
2019 年,她乘坐帆船至紐約,受邀在聯合國氣候峰會上演講。「你們用空話偷走了我的童年和夢想,但我還是幸運的。有人正在受苦、死去。生態系統正在崩潰。我們正在經歷一場滅絕。而你們開口閉口都是錢和經濟成長的童話。你們怎麼敢?」一開口,又讓大人物們無地自容。但指責聲響遍全球的同時,排山倒海的質疑與抹黑,也撲向了這位私下內向安靜的 16 歲少女,即便她已不坐飛機、不吃肉、不買新衣服,比多數人做得多太多了。 她的勇氣從何而來?她受訪時說「太多人放得下,但我做不到。」上課時看到海洋裡的塑膠垃圾、骨瘦如柴的北極熊影像,一直烙印在她腦海中⸺她只是沒辦法放任不管。後來,那成了她的動力。從一個人在瑞典議會外舉牌,到如今遍布全球、好幾百萬學生響應氣候罷課的活動,改變確實成真了,但還不夠。今年初,桑伯格迎來了自己的 18 歲生日。當記者問她想要什麼生日禮物時,她説:「每個人都承諾會為這顆地球努力,去做自己能力所及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