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Share
地球不堪負荷了!四項過度消耗的自然資源
文|編輯部
圖|manual_for_all
根據「全球生態足跡網絡」(Global Foot-print Network)的數據顯示,2020 年,人類在 8 月 22日就用盡了 1 年份的「生態預算」。自 1970 年代開始,人口和平均需求雙雙增長,加速了地球資源消耗的速度,以致超過其再生速度⸺每年,全球消耗的資源與製造的廢棄物,總量超過了地球可承受範圍的那天,就被稱作該年度的「地球超載日」,不僅去年是發生在 8 月 22 日仲夏,近幾年的地球超載日也全都在夏天。也就是說,我們目前的生活方式已經過度消耗了樹木、水和漁獲等可再生資源,而化石燃料與核能所帶來的污染、災害,更讓地球不堪負荷……
01
樹木

最近一次估算全球樹木總量是在 2015 年,約為 3.04兆棵,但該研究也指出人類伐林速度之快,每年約有 153億棵的樹木被砍伐;不僅如此,道路建設、氣候暖化也損壞著剩餘森林的健康⸺自人類文明以來,地球的樹木減少了近一半(46%)。
樹木為什麼如此重要呢?因為它們是傢俱、紙張與書的原料,還扮演保護土壤、過濾水、控制水流、調節區域降雨的角色,更提供無數動物歇息的林蔭。你可能覺得樹木再種就好,但再生林趕不上消失的速度,生物多樣性也無法與原生林相比;且樹木製造氧氣、吸存二氧化碳的能力不容小覷,持續砍伐森林將會造成溫室氣體上升,進而惡化氣候危機。此外,樹木作為綠色空間的一部分會增加人們的幸福感,研究指出,每週兩小時「劑量」的自然風光,對於促進健康十分重要。
02
水

然而,據 2019 年的研究指出,全球有 17 個國家/地區皆面臨極為嚴重的缺水壓力,威脅著糧食供應,加劇衝突和移民問題,更會讓仰賴水資源的製造業和採礦業產生風險,其中就有 12 個位於中東和北非,耗水量極高的印度則排在第 13 名,趨近 13 億的人口和氣候變遷使旱災頻傳。這些數據在在揭示全球水資源危機,只怕「水資源徹底耗盡的日子」已不遠矣,唯有透過改善灌溉技術、減少糧食浪費和污水處理再利用等方法,才能減少缺水壓力。
同時,缺乏乾淨的水源的生命威脅或比缺水壓力來得急遽,不安全的飲用水可能會導致腹瀉、霍亂或小兒麻痺症等傳染病的發生,更會使兒童發育不良,是世界上最大的健康和環境問題之一。2017 年,有 7.8 億人無法獲得乾淨的水源,其中有 120 萬人死於不安全的飲用水,而在低收入國家,占了死亡人數的 6%。
03
漁獲

2018 年,全球漁獲量達歷史新高,將近 9,640 萬噸,而中國、印尼、秘魯、印度、俄羅斯、美國與越南合計的捕撈量就佔了一半。不幸的是,這樣過度捕撈的結果,已經導致海洋生態系統:魚類數量急遽減少、繁殖增長數量下降,最終導致魚類資源枯竭。據聯合國糧農署統計,目前有三分之一的漁場已不堪負荷,也就是說全球海洋漁業正面臨無法永續利用的危機。
但主因並不是「捕魚」,而是「非法捕魚」。許多漁船鋌而走險地採取各種可以增加捕撈的作為,包括到禁捕區域捕撈、捕撈保育類或禁止捕撈的物種、使用非法魚具、假報漁獲量的做法,促成的就是海洋資源枯竭的惡性循環。
此外是政府無意義的「漁業補貼」,讓生產成本降低,導致漁船捕撈過剩:據統計,如今漁業的捕撈能力是我們實際需求的 2.5 倍。
04
化石燃料

雖說化石燃料是自然給予的資源,但我們現在使用的方式一點也不「自然」,它帶來的負面影響極為龐大:一是在燃燒時產生的二氧化碳是造成全球暖化主因。二是燃燒化石燃料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懸浮微粒(PM2.5),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世界衛生組織表示,空污影響著全球有 91%人口,且每年引發約三百萬人因相關疾病而死亡。
煤提供了地球三分之一的能源,中國是煤炭大國,其生產與消耗量在近年皆占全球約一半,其次則是印度與美國,而燃煤污染程度為化石燃料之首。
石油生產集中於美國、沙烏地阿拉伯及俄羅斯。美、俄同時也是天然氣的主要生產國,天然氣屬於較清潔的低碳能源,對空氣造成的污染遠低於煤炭及石油。
我如何成為氣象觀測員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李育棋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