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S選書
Share
讀一讀,他們眼中有趣的臺灣
文|編輯部
圖|圖 @sun_zoeee
《好久・不見:露脊鯨、劍齒虎、古菱齒象、鱷魚公主、鳥類恐龍⋯⋯跟著古生物偵探重返遠古台灣,尋訪神祕化石,訴說在地生命的演化故事》
「臺灣的地理面積確實不大,這並不影響到臺灣也有古生物,甚至是有趣、重要和全世界只能在臺灣找到的古生物。」⸺蔡政修
大學時期因為參與抹香鯨解剖工作,而迷上水中巨型脊椎動物,想要鑽研古生物學與演化生物學的作者蔡政修,最初提出這樣的想法時,幾乎被師長們勸退,因為臺灣很小、地質太年輕,很難找到古生物化石,但他仍堅持走上自己的道路,開啟系統性的研究工作。
這本書將蔡政修多年來的研究,用親切有趣的口吻,搭配臺灣歷史敘述,變成一本閱讀起來充滿趣味性的「臺灣古生物大冒險」。
大學時期因為參與抹香鯨解剖工作,而迷上水中巨型脊椎動物,想要鑽研古生物學與演化生物學的作者蔡政修,最初提出這樣的想法時,幾乎被師長們勸退,因為臺灣很小、地質太年輕,很難找到古生物化石,但他仍堅持走上自己的道路,開啟系統性的研究工作。
這本書將蔡政修多年來的研究,用親切有趣的口吻,搭配臺灣歷史敘述,變成一本閱讀起來充滿趣味性的「臺灣古生物大冒險」。
《看不見的雨林⸺福爾摩沙雨林植物誌:漂洋來台的雨林植物,如何扎根台灣,建構你我的歷史文明、生活日常》
「由熱帶雨林植物所堆疊出的精采歷史,是構築福爾摩沙今日豐富且多元文化的養分。」⸺胖胖樹 王瑞閔
身為海島國家,臺灣一直以來都有許多不同族群所組成。但是你知道嗎?位於這座島上的植物也是來自四面八方,慢慢在這座島上生根、繁衍,才成為如今我們熟悉的樣貌。
作者王瑞閔不但喜愛植物,也熱愛閱讀,常在書本中找尋自己好奇的線索,慢慢拼湊出理解世界的樣貌。2007年開始,他也在個人部落格「胖胖樹的熱帶雨林」上,分享各種植物知識。而這本書就是他的第一本著作,介紹著從原住民、荷蘭、西班牙、漢人、日本人、新住民等各個時代陸續引進的植物,說出植物的歷史,也述說了這座島上的故事。
身為海島國家,臺灣一直以來都有許多不同族群所組成。但是你知道嗎?位於這座島上的植物也是來自四面八方,慢慢在這座島上生根、繁衍,才成為如今我們熟悉的樣貌。
作者王瑞閔不但喜愛植物,也熱愛閱讀,常在書本中找尋自己好奇的線索,慢慢拼湊出理解世界的樣貌。2007年開始,他也在個人部落格「胖胖樹的熱帶雨林」上,分享各種植物知識。而這本書就是他的第一本著作,介紹著從原住民、荷蘭、西班牙、漢人、日本人、新住民等各個時代陸續引進的植物,說出植物的歷史,也述說了這座島上的故事。
《噢!原來如此有趣的鳥類學》
透過文字與可愛的插畫,分享各種鳥類相關的冷知識,讓你翻著笑著就看完了!
在臺灣,你或許對這樣的場景並不陌生:公園裡、登山步道間,總有人架起腳架、拿著相機與望遠鏡,專注凝視樹上的鳥,因為臺灣是世界著名的賞鳥天堂之一。
為了將鳥類的有趣世界傳遞給更多人知道,從自然研究專業出身的兩位作者,以臺灣鳥種為主軸,將對一般人來說艱澀厚重的知識,用簡單、有趣的圖像化方式呈現。例如小鳥的鳴唱聲,會隨著居住地不同,而有些微的差異,就像人類有方言一樣;或是鳥類清理身上髒污時,除了在淺淺的水灘抖動洗澡之外,會趴臥在蟻窩上,透過螞蟻在身上爬行作為清潔。
在臺灣,你或許對這樣的場景並不陌生:公園裡、登山步道間,總有人架起腳架、拿著相機與望遠鏡,專注凝視樹上的鳥,因為臺灣是世界著名的賞鳥天堂之一。
為了將鳥類的有趣世界傳遞給更多人知道,從自然研究專業出身的兩位作者,以臺灣鳥種為主軸,將對一般人來說艱澀厚重的知識,用簡單、有趣的圖像化方式呈現。例如小鳥的鳴唱聲,會隨著居住地不同,而有些微的差異,就像人類有方言一樣;或是鳥類清理身上髒污時,除了在淺淺的水灘抖動洗澡之外,會趴臥在蟻窩上,透過螞蟻在身上爬行作為清潔。
《臺灣妖怪百寶圖》
害怕妖怪,那就直球對決!研究、剖析,直到祂現身⸺恐懼一旦有了名字與故事,也許就不再那麼可怕。
說到妖怪,可能大部分的人都覺得非常害怕,甚至避之唯恐不及,怎麼會想去研究呢?對本書作者何敬堯來說也是如此,但正因為害怕,讓他開始好奇,難道妖怪存在的意義,只是為了嚇人?如果把妖怪研究透徹,是不是就不會再被他們嚇到?秉持著這樣的想法,開始學習認識妖怪。這件事是否很有趣?
作者走訪全臺灣,除了調查地方妖怪傳聞之外,也將故事一一記錄下,建構了完整的「本土妖怪資料庫」,除了紙本之外,書裡也附贈了Google Maps電子地圖導覽,在看完書籍介紹,還意猶未盡時,可以跟著地圖四處拜訪,展開有趣又刺激的妖怪冒險之旅!
說到妖怪,可能大部分的人都覺得非常害怕,甚至避之唯恐不及,怎麼會想去研究呢?對本書作者何敬堯來說也是如此,但正因為害怕,讓他開始好奇,難道妖怪存在的意義,只是為了嚇人?如果把妖怪研究透徹,是不是就不會再被他們嚇到?秉持著這樣的想法,開始學習認識妖怪。這件事是否很有趣?
作者走訪全臺灣,除了調查地方妖怪傳聞之外,也將故事一一記錄下,建構了完整的「本土妖怪資料庫」,除了紙本之外,書裡也附贈了Google Maps電子地圖導覽,在看完書籍介紹,還意猶未盡時,可以跟著地圖四處拜訪,展開有趣又刺激的妖怪冒險之旅!
《蕨類觀察入門》
從「什麼是蕨類?」的探問開始,才發現蕨類在我們的生活中,幾乎無處不在。
在歐洲,常常可見住家窗臺擺放各式鮮花,形成一幅亮麗的街景,那是因為歐洲氣候涼爽乾燥,特別適合栽種多彩的花卉;反觀臺灣的氣候,雖然不適合某些花種,卻提供了多種蕨類植物絕佳的生長條件,是另一種珍貴的自然景觀。
作者郭城孟自大學時迷上蕨類植物,無論登山、出國旅遊,總不忘觀察與記錄,他將多年來的研究與熱情,集結在為這本《蕨類觀察入門》。透過蕨類的基本概念、生長環境介紹、分類檢索,以及35個常見科別的觀察重點,皆有系統性的整理說明。搭配插畫家的細緻描繪,讓讀者能更深入、直觀地認識臺灣的蕨類世界。
在歐洲,常常可見住家窗臺擺放各式鮮花,形成一幅亮麗的街景,那是因為歐洲氣候涼爽乾燥,特別適合栽種多彩的花卉;反觀臺灣的氣候,雖然不適合某些花種,卻提供了多種蕨類植物絕佳的生長條件,是另一種珍貴的自然景觀。
作者郭城孟自大學時迷上蕨類植物,無論登山、出國旅遊,總不忘觀察與記錄,他將多年來的研究與熱情,集結在為這本《蕨類觀察入門》。透過蕨類的基本概念、生長環境介紹、分類檢索,以及35個常見科別的觀察重點,皆有系統性的整理說明。搭配插畫家的細緻描繪,讓讀者能更深入、直觀地認識臺灣的蕨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