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過程容不容易, 就請拿出勇氣不要客氣!

自己的房間

文|柏林藝術大學聲音研究碩士 謝賀銘

成長的路途上,我們都希望能快快在這世界上,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就這麼一蹬上去。但其實不用那麼急,這個位置是要花點時間尋找的,我們來讀讀下面介紹的電影主角與創作歌手,是怎麼來探索自我,不管過程容易不容易,就請拿出勇氣不要客氣。

Movie

《白日夢冒險王》
沒人想當廢柴,但有時日子過著過著,會覺得我「大概就是這樣了吧」。拿不出勇氣看清自己,也就越來越看輕自己,不然還能往哪裡去,想想還真得嘆口氣。《白日夢冒險王》裡的華特,人生就是像這樣擺盪著,外加白日夢天天自動生成,夢到常在辦公室裡動作定格,交友網站裡的自我介紹卻都空格。直到在底片部門工作的他,找不到重要的一卷底片,裡頭可是有即將要成為雜誌封面的相片,這下子他才終於離開舒適圈,衝出底片室往世界的另一頭前進,要先找到相片的攝影師,來解開底片失蹤之謎。而原來他一直什麼都不缺,缺的就是像這樣一場有著目標的冒險,來肯定自己的價值,燃起自己的鬥志,也不一定要當什麼超級英雄,自己終於成為了自己的那刻,比任何美夢都還美。
《白日夢冒險王》
《茉莉人生》
儘管我們此刻生長在一片自由的土地上,但這世界很遺憾地,並不是一直都給予我們絕對的自由。像是《茉莉人生》裡的女孩瑪嘉,就必須一邊長大,一邊面對自己的家鄉——伊朗德黑蘭在革命之後變成一個極其保守、抵制一切西方文化的地方。女性如她一定得戴頭巾,街上還有宗教警察監督所有人的一言一行,什麼娛樂都被說不可以。偏偏瑪嘉又生長在一個西化的家庭,她聽西方的流行音樂,還視李小龍是偶像。因此她的成長過程,對照起社會局勢,也變成了是一場與自己的叛逆和妥協。外界越封閉越壓抑,她也就越想找到理想裡的那個自己。最後卻只能退到直接離開家鄉,想念著外祖母和她身上的茉莉香。瑪嘉雖然處在另一個文化時空,卻提醒了我們,「自我」其實得來不易,珍惜每一分可以成為自己的自由,就算沒有容身之地,至少還有自己還認識的那個自己。
《茉莉人生》
《ㄧ一》
《一一》裡的這家人,與其他居住在臺北的三代同堂家庭相較,好像沒什麼太特別的,直到他們的生活裡,開始發生了大大小小的事情,才發現他們對於「自我」的存在有多迷惘,一個一個都想找到所謂的解答。小兒子洋洋愛上了相機,卻總在拍人的背影,因為他說人只能看到別人的後腦勺,卻看不到自己的,代表人只能看到所有事情的一半。洋洋的視角,對映著他的家人以及所連繫起的所有人,似乎在訴說著,無論生命過到哪一個階段,我們總追尋著自己還看不到的自己,以為已經看得到的那部分,好像被埋在了失望與困頓裡。但原來一直低頭看著自己,是無法讓自己更完整的。抬起頭,你看到別人的背影,別人也看到你的,當雙方彼此關心,成就一種互補關係,那麼看不見的自己,其實就在別人的那端顯影。
《ㄧ一》
《美國女孩》
《美國女孩》裡的芳儀碰到了一個很特別的處境:從小隨母親移民到美國的她,隨著罹癌需要治療的媽媽,又從美國回到了臺灣生活,在這個她應該會有文化歸屬感的地方,卻因為語言的隔閡,她感到了強烈的不適應,以至於在校成績表現不好,回家也與媽媽爭執不斷。她內心似乎給了自己一連串的疑問:此刻哪端是異鄉、哪端又才是故鄉,什麼是母語、什麼是自己「應該說」的語言。《美國女孩》呈現了跨文化間自我認同的困難,卻也將成長環境的轉換,視為是一種建構自我的動力。芳儀如果沒有來到臺灣,也就不會有機會真正去想「我是誰」。當她開始檢視自己過往成長的文化,然後試著親近而不是排斥現處的文化,那這位「美國女孩」,也就代表著一種文化的主動融合,成為一個最獨特的個體。
《美國女孩》
Music

環球音樂發行
《DEPART》蔡健雅
蔡健雅的嗓音一直都屬於所謂的療癒系,說它具有撫慰人心的力量聽過的人應該都同意。在《DEPART》這張專輯的創作過程裡,她先是拿起最愛的木吉他,一人譜曲、編曲,錄下自己的聲音,返回到最初的自我,從心靈裡預備出發,然後再開始由歌詞,向外進到自然、進到天地與未知,她希望這整個過程成為「喚醒內心重回初衷的自我探索」。最後我們聽到的十首歌裡,即使有華麗的編曲,很多部分都是來自於蔡健雅一開始在家所錄的「原始母帶」(demo),保留她創作上的、歌聲上的自然、原始與純淨度,也讓那「療癒感」源源不停,於是在這個音樂空間裡,我們身為聽者,也能與自己好好共處,重新感受到能量的來臨。
Boys Don't Cry發行
《Blonde》Frank Ocean
美國創作歌手Frank Ocean在2016年發行的這張專輯《Blonde》,近期才被串流平台選為是史上最佳專輯的第五名。封面上可以看到他用手微微遮住了他的臉,像是預告了在音樂裡,他也要緩緩地來揭露自我。《Blonde》並不是一張情感很激烈的專輯,有時候編曲簡單到可能只有電吉他相伴他的聲音,但從第一首歌《Nikes》開始,我們就一直循著Frank Ocean的思路在走,他沒有要吶喊世界怎樣又怎樣,呼喊著要改變什麼,相反地一切都很個人化,就好像把他的生活攤開來,在他的R&B唱腔裡,這些歌詞像是有點朦朧的喃喃自語,卻又剛好帶著可以引起聽者共鳴的口吻。在這個我們都愛發限動的時代,坦率地展露「私人」的一面,似乎已經是一個趨勢,而《Blonde》正好比這個「做自己很好」社會氛圍的原聲帶,甚至直接給你一個過場片段,要你《Be Yourself》。
聯眾唱片發行
《Fearless (Taylor’s Version)》Taylor Swift
去年的時代雜誌將泰勒絲選為年度風雲人物,再度證明此時此刻她在全球的影響力。然而從她對於作品所有權的抗爭,我們更看到她是多麽重視自己的音樂創作。她的唱片公司擁有她音樂生涯前六張作品的母帶,泰勒絲無論怎麼想買都買不回來,於是泰勒絲乾脆計畫把這些專輯全部重新錄製、重新發行,並加上「泰勒絲版本」的字樣,而她第一張選擇重錄的專輯就是2008年的《Fearless》,這就像是泰勒絲的一則自我宣言,因為《Fearless》正是泰勒絲講述自我成長經驗的代表作,裡頭記載了她青春期時的各種自省與感觸。泰勒絲於音樂外的行動,鼓勵了我們無論處於什麼位置,都要有捍衛自己的能力,重錄的專輯裡更以詞曲與輕快的編曲,帶著我們一起面對青春的自己,正視並珍藏所有「第一次」的感受,因為它們以後可能都不會再有。
小島唱片發行
《The Rise and Fall of a Midwest Princess》Chappell Roan
她是目前全世界關注度最高的音樂人之一,那是因為從她的外在形象、她的歌詞及豐富的編曲,還有舞台表演,我們都可以清楚地知道,現在的她,沒有一刻懷疑過自己是誰。但時間如果倒轉到幾年前,Chappell Roan是個被唱片公司解約的歌手,好像有點慘,還得去甜甜圈店打工,但這遭遇反而將她原本就充沛的創作活力再往上推個十倍。她把住在洛杉磯的生活寫成了一篇又一篇的故事,也一併把她的酷兒身份融入到這些故事裡一起昭告天下,然後催生出《The Rise and Fall of a Midwest Princess》這張專輯。有時候會說唱歌最怕沒感情,那Chappell Roan可能還怕每一次開口時,都噴發了太多她真實的感覺,也還好我們都接得住。

 

1

0

1

2

3

4

5

6

7

8

9

0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