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劉惠媛教師個人照

 

劉惠媛教育部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共同主持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跨領域設計科學研究中心顧問,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臺灣數位文化科技與藝術學會秘書長,實踐大學設計學院兼任副教授。


「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的策略目標之一,為強化學校教師與學校之外的藝術機構的專業交流與合作,之前曾與國立科學教育館、臺東設計中心、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南美術館等多家館舍現場合作,未來更期許能建立橋樑,媒合中小學與更多國內外的博物館、美術館,共同研究開發課程與教材,創造美感創新的價值。 

 

第三方合作的領航員

所謂第三方合作計畫,可以是與學校之外的美術館、博物館、基金會/或大學等文化機構合作,透過舉辦有利於中小學藝術教學者的專業成長的活動,發揮「共享」的理念並彙整各種藝術現場的教育資源。回顧二十世紀末學校與美術館合作的關鍵論述與歷史發展,最廣為人知的第三方機構一是由美國的重要文化機構史密桑尼基金會推動的中小學教育計畫(The Smithsonian institution’s office of the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該機構從1982年開始就在全美各地舉行地方性的教育研討會,結合多個博物館相關文化機構積極促進博物館教育人員與中小學老師溝通與互動,一起為博物館學校的合作發展而努力。

其二為美國加州的蓋蒂藝術研究中心,於1987年開始推廣藝術教育理論與實務,積極促進全美各州當地的美術館與中小學合作的計畫(Getty Center for education in the arts, National Center for art museum / School Corporations, NCAMSC),蓋蒂美術館在美國幾個州成立了大學研究中心,建立全國性的研究並成立資料庫,收集了全美各類美術館跟中小學合作案例供各界參考。對二十世紀末各國「藝術教育」的創新與改革,產生深遠的影響。

 

青少年大使培訓活動高中生以語言和肢體的舞動演繹院藏文物。

 

  • 青少年大使培訓活動:結合身體感官與博物館空間、文物產生新關係,高中生以語言和肢體演繹院藏文物。(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臺東設計研究院「當代前衛 · 原民時尚 - 沙布喇 · 安德烈服裝設計展」中小女孩用平板拍攝服裝花紋

  • 臺東設計研究院「當代前衛 · 原民時尚 - 沙布喇 · 安德烈服裝設計展」

 

翻轉的美術館教育

過去學校教師與美物館、博物館最常見的合作模式:通常是「由館方主導」。換句話說,無論是規劃活動或導覽,老師在帶領中小學生參加美術館的活動之前,或參加教師的研習活動前,並沒有很多機會「事先」參與課程的規劃設計。因此,教師所扮演的角色大多是「接受者」或「消費者」,這種現象在世界各國都非常普遍廣為接受。    

美術館教育推廣生態與模式,產生具體變化主要是考量:一、傳統蜻蜓點水式的參訪活動,有局限性。二、中小學老師遠比美術館教育人員更了解學生們的狀態與學習需求。三、系統性的美術活動,可能遠比單次的參訪更具實質的學習效果。因此,近年來學校老師與美術館的合作模式,雙方均有改變的趨勢如:

 

  1. 美術館即學校。整個美術館或博物館都是學校教室,可以用來教授/學習各種學科包括藝術相關課程。舉例來說1994至1995年間,紐約市中高年級學生都有機會參加社區博物館的多元學習計畫,包括布魯克林博物館、美國自然史博物館、猶太博物館、曼哈坦兒童博物館等,包括自然與科技、人文歷史科課程,充分的利用博物館資源,培養學生視覺分析能力、批判性思考跟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2. 美術館主動邀請學校教師共同參與先期規劃,例如透過一系列的研討訓練培養「種子教師」,成為美術館長期的合作夥伴。美國德州休士頓美術館的(Learning Through art)就是著名的例子。這種方式是由「種子老師」主責設計課程教材、提出教學主題。美術館教育人員只扮演諮詢顧問的協助角色,最後選出的教案,經實際測試、檢討修訂後,最合適的教材可以擴大發行並推廣實施。

 

臺北市立美術館兒童教育藝術中心「建築的70%」三位孩童在共同操作展覽中的教具

  • 臺北市立美術館兒童教育藝術中心 「建築的 70%」:結合情境佈置與互動裝置。(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臺北市立美術館兒童教育藝術中心「建築的70_」中兩名孩童戴著安全帽在搬運大紙箱

  • 臺北市立美術館兒童教育藝術中心 「建築的 70%」:將美術館打造成建築工地現場,讓孩童們參與建築結構搭建的互動體驗遊戲。(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藝術現場與教育連線

傳統美術館與博物館的教育推廣活動:主要是針對藝術作品的欣賞與詮釋。基本上從「導覽」形式開始,漸進為有趣的「學習單/互動」設計。然考慮到兒童觀賞者及家庭觀眾,與一般觀眾的行為模式之不同,現代的美術館不止設計製作體驗學習的互動裝置,甚至空間規劃出獨立的學習資源教室等。法國龐畢度當代藝術中心為兒童的藝術教育計劃,從邀請藝術家開始創作文本、現地製作作品(物件)等不同切入角度發展出互動的模式,並且一開始就積極主動地爭取與學校老師的合作。

在臺灣,臺北市立美術館與故宮博物院都設有獨立的兒藝中心,均有教育人員定期企劃包括遊玩的、學習的、體驗的活動。但二館的定位與空間特色差異,北美館聚焦當代藝術創作的教育與展覽,積極地回應當代藝術的類型與思潮,與協助藝術家與孩童、家庭觀眾間的溝通。希望觀眾理解藝術家對於世界的敏銳觀察,與創造力的想法,企劃教育展覽。配合推動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教育與新108課綱,養學生藝術知能及美感素養。

故宮博物院新的兒童學藝中心運用多項數位科技互動裝置,打造沈浸式的劇場,發展不同的學習體驗。為提高文物的可近性,針對青少年設計的文化體驗,設計趣味活動等,將故宮豐富的典藏資源,轉化為數位資源(Open Data)鼓勵線上策展,並致力於開發跨領域STEAM的教案。並發展「移動博物館」巡迴偏鄉,推廣至學校教育。

坦白說,沒有任何一種合作模式是可以放諸四海而皆準的,每個社區的資源不同,每個學校跟美術館的條件跟背景皆不同,紐約模式的前提,是因為紐約本身有非常豐富的博物館資源跟專業教師。國外模式與臺灣的情況不一樣,臺灣現當代美術館與古美術館的教育推廣策略和各館的資源亦不相同。期待第三方合作所蘊藏的力量,可經由不同的館藏與特色,啟發老師和學生們思考未來,勇敢發現並探索新的美感經驗。

 

臺北市立美術館兒童教育藝術中心「小 · 大」展覽中小朋友在小房間裡玩鬧

  • 臺北市立美術館兒童教育藝術中心「小 · 大」展覽(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臺北市立美術館兒童教育藝術中心「面對面」展覽中孩童跟爸爸一起操作展覽中教具

  • 臺北市立美術館兒童教育藝術中心「面對面」展覽(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