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曾成德老師帶格紋領結個人照

 

曾成德 |畢業於哈佛大學設計學院建築碩士,現任教育部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主持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跨領域設計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講座教授。


                                                                               

楔子

關於美育,社會上常流傳著一句話:「學琴的孩子不會變壞。」然而仔細思考,這句話背後的價值觀在認可「美育」的重要的同時,也將「美」設定為自我的修為,限定在個人的技能。然而「美育」的源頭在於「感知力」,一但起動「感知力」也就必然牽動「同理心」。我們相信「美感」的力量強大,美感教育可以培育更高的情操、更好的視野,我們相信美感教育可以培育孩子使世界更好。

然而,「美」也必然牽連「價值觀」與「世界觀」,來自自己,也關乎他人。學習美感教育的孩子們也正巧處在希望了解自己、了解他人、理解世界的青春期階段。況且,學習既在「解惑」(「我是誰?世界為什麼這樣?」) 也在「尋答」(「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我要做什麼?我可以做什麼?我可以為世界做什麼?我可以做什麼使世界更好?」) 於是,我們在課程創新計畫裡引入「設計」——因為設計就在解決問題、思索問題,甚至重新定義問題。

「設計」是關於處理「複雜問題」的多重循環嘗試,在尋求解決方案中需要面對挫折與障礙,在追索個人創意時必須理解他人的需求,也常常需要團體腦力激盪,彼此接納合作,因此除了「智商」更在磨練「情緒智能 (Emotional Intelligence)」、「社會智能 (Social Intelligence)」與「逆境智能 Adversity Intelligence 」」。也因如此,近年亦有強調應注重「多元智能 (Multiple Intelligence)」因而推崇可以同時整合四種智商的「美感智能 (Aesthetic Intelligence)」之說,也就是美感與設計的學習。

我們希望美感與設計的學習可以為正處在這個敏感年紀的孩子們在摸索問題、嘗試錯誤、尋求答案、重新提問的過程中習得「軟技能 (Soft Skill)」。軟技能又稱生活技能 (Life Skill),包括決策能力、解決問題、批判思考、群體溝通、團隊合作、數位素養、文化跨域力 (intercultural fluency) 等。我們相信新世紀的學習必然是「軟技能」與「學習能力 (Study Skill)」並重才能培養出真正的未來人才。

美感/設計課程創新計畫的動能就在為當代教育體制「創造改變 (Create Change)」,為今日臺灣教育與未來世界公民在學習的過程中注入「美感智能」,另一種「AI」。藉著整合四種智商的美感與設計課程,我們期望能為臺灣孩子們養成「韌力 (Resilience)、培力 (Empowerment) 與美力 (Brilliance)」。

 


I. 「美感同志」+「設計研發」+「樹立價值」

美感/設計課程創新計畫的執行意謂著幾件事:一、傳習授課上我們需要「美感同志」,二、課程內容上我們需要「設計研發」,三、社會認知上我們需要「樹立價值」。雖說三個任務,其實它是三位一體,但是畢竟得按部就班地依序建立。

在說明美感/設計課程創新計畫的工具與方法並舉證團隊與種子老師以及現場學子共創的案例前,也許簡單說明整個計畫所依據的理論基礎。

對我而言,「美感智能(Aesthetic Intelligence)」或美感/設計課程創新計畫的理念立基在三個理論基礎上。首先是哈佛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嘉德納 (Howard Gardner) 的「多元智能理論 (Gardner, H. 1983,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我們深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而多向的學習能力。教育即在啟發特別突出的某項特質,更藉由強項進而發展多項學習能力。然而無論何種特質,都需要啟發。美、美感或美麗的感受是最適合也是最容易啟發個人智能開竅的觸媒。美感/設計課程先是藉由個人觀察體驗,進而發現豐富的周遭現象與多元的世界景象,希望連結起生活與學習,藉此開拓出超越各種框架的求知興趣。

紐約現代美術館MoMA前學術課程與終身學習部門主任保羅‧埃爾格拉教授 (Pablo Helguera) 所著述的《社會參與藝術》 (Helguera, 2011, Education for Socially Engaged Art) 是我們計畫的另一個立基。埃爾格拉指出傳統藝術教育未能掌握到三個關鍵:其一,教育行為具有創意行為性;其二,藝術作品… 實為一種知識的集體建構;其三,藝術… 不僅是作品本身,更是一種認識世界的工具。我們相信美感/設計課程是關於周遭事物,不僅是啟動創作、開啟學習的要角,也是建構知識與世界觀的要素,更是建立美感環境與公民社會的基石。

至於三足鼎立的最後一個立基,則並不是什麼極度深奧的理論,而更像是一個基本領悟。它來自創立蘋果公司與皮克斯動畫公司的執行長賈伯斯 (Steve Jobs) 。這句話現在可能已是賈伯斯語錄裡第二著名的格言:「設計不是外表美或感覺好,設計就是硬道理。(Design is how it works.)」(第一著名的那句應該是:「求知若飢,虛心若愚。(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大家都說設計就是為了解決問題,緣自如此,賈伯斯才會說理解事物運作的道理就是設計,當然就是求知過程的一環,也正更是跨域整合、求知學習的利器。正因如此,我們深信美感/設計課程創新計畫將為臺灣未來的一代建立「美感智能」。

賈伯斯的硬道理就是近年所謂的軟實力,見證於企業如蘋果,或小國如荷蘭。大聲疾呼「藝術教育救國論」的漢寶德先生很早就洞見到藝術教育(後來改稱「美感/設計教育」) 是一種生活藝術,應以「包浩斯」精神、要旨與內容深植國民審美力來建立國家競爭力。此種國民美育同時著重感性的開發與知性的判斷,漢寶德先生因此強調學習中要讓學子(一)張開眼睛:具備觀察力、注意力與好奇心(二)放大眼界:要能見樹、見林、見山嶺。前者在於發現差異性,後者在於建立關聯性。前者帶來創新,後者落實實用。


教師工作坊於臺北機廠鐵道博物館園區參訪,教師於組立工場

  • 2019年教師增能工作坊-「設計美感教育的光譜—橫向跨域與縱向連結」

 


II.「人」 與 「群」 (People & Partnership)

進行三位一體的「任務」之首要在於有一群「同志」(漢寶德先生的用詞),對我而言就意謂著計畫的第一組 “ P+P ”:People & Partnership,「人」 與 「群」。我們很幸運,有一群優秀又熱情的藝術與生活學群的中學教師從一開始就成為我們的「種子老師」同志,每學期大約以 200人次/課數穩定地與計畫團隊一起推動學程。這個「戰鬥隊形」藉著「基地學校」與「種子老師」建立起樹狀架構而得以佈局開展。

這四個學校位於四個地理區位,分別為臺北教育大學、臺中教育大學、高雄師範大學與東華大學。除了擔任行政窗口,四個基地學校也與總計畫團隊一道聯席輪流推動同志同儕的「增能工作坊」與學期主題課程的掌握與分享。近期在教師社群形成後更成為老師們交流、觀摩與分享的資源中心。

 

教師工作坊參訪在水道旁紀錄照片教師工作坊參訪新竹市場照片

  • 2020年教師能工作坊-「策展地方誌」

 

然而美感/設計課程創新計畫的成果其實建立在教學現場的學生們如何回應課堂教師與總計畫端所研發的課程。因此我們常說計畫的「美感同志」涵蓋另外一個「三位一體」,也就是生、師與計畫團隊三方。學生們所完成的作品不僅印證老師們的課程設計更實證計畫團隊的研發主軸與方法論。只有在三方共同完成令人驚艷、喜悅、美麗的成果時,才真正成功。學生們的投入與創造是計畫關鍵、學生們與老師們就是我們的計畫夥伴。

將學生視為計畫的「合夥人 (Partner)」或「局內人 (Stakeholder)」並非言過其實,以設計觀點而言,學生們就是「研發課程」的使用者,因此用後評估乃是成敗關鍵。學生們若能意識自己在參與課程中即已開始創作,並且瞭解自己的作品就是一種與週遭環境或社會文化的對話;若能觀察自己在互動中捕捉到一些事物運作的「硬道理」或因之所感的「世界觀」,甚至因為有所感,而啟發了相關其他領域的求知慾或對於「他者」的同理心,即已觸及了埃爾格拉所希冀的參與以及嘉德納的多元智能。即使因為技巧尚未純熟而還沒有達到「美美的」境界。事實上,我們相信只要課程設計得宜,並不會有「不美的」甚至「失敗的」創作。

『不會有「不美的」甚至「失敗的」創作』源自我們的另一個信念:美感/設計課程的內容必須經由設計研發建立一個框架(亦即所謂的「鷹架」理論),進而要能觸動學生們,以激發他們的共感與回應。這與芬蘭近年推動的教育改革,「現象為本學習 (Phenomenon-based learning, PhBL)」或有異曲同工之趣。然而這也建立在教育界的傳統理論與當代變革上。

2001年教育界對於廣泛採納的學習理論「布魯姆分類學 (Bloom B,1956, Bloom's taxonomy  )」進行修正。首先是過去分類為知識/理解/應用/分析/整合/評比的學習金字塔,在新世紀初以「創作」取代「整合」而且置於塔頂;其次是在網際網路傳播與福祉共享(Sharing/Well-being)概念迅速崛起之後,於最新所謂「數位擴張模式」中,將所有分類以動名詞取代名詞,而且「知識 (Knowledge)」替換成「記憶 (Remembering)」再變成「實作 (Doing)」,而「創作」不僅取代先前「整合/評比」,其上層更疊加了「分享 (Sharing)」。換言之,學習的基礎建立在「做中學」,而其驗證端則是「創作/設計」,最後則以「傳遞/分享」爲成果。

布魯姆的理論將學習內容分成三個範疇:認知範疇 (Cognitive Domain,以「知」為主,關乎知識與文化)、技能範疇 (Skill Domain,以「行」為主,關乎智能與實務為主) 以及感知範疇 (Affective Domain,以「情理」出發,關乎個人修為與社會責任);然而教育的目的則位於這三個範疇所聚焦的中心,一個「整全式 (holistic)」全方位的學習。而這三者疊合的「整合式學習 (Integrative Learning)」則建立於「問題解決力」、「創造性思考力」與「批判思考力」等核心能力。此點完全印證世界經濟論壇 (World Economic Forum, WEF) 所強調當代教育面對工業4.0時代必須為未來人才所培養的特質。

美感/設計課程創新計畫著力之處,便在於直搗核心,直接就從「整合式學習」處開始。此一認知幾乎可以對應美國創新企業體與教育部聯手提出的「21世紀學習夥伴計畫 (Partnership for 21st Century Learning, P21)」。P21 計畫的核心就在於「問題導向學習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專題研究學習 (Project-based learning, PBL)」與「設計思考學習 (Design-based learning, DBL)」,這也正是美感/設計課程創新計畫所參照的方法論。此外,正如前述,芬蘭的「現象為本學習」或許最接近計畫課程研發的理念。一言以蔽之,美感/設計課程創新計畫是一種「美感有感/設計設定」的教與學的方式。美感/設計課程創新計畫希望能橫跨智能科、藝能科與社會科,達成生師共創、跨域整合的目標。美感/設計課程創新計畫追求知識、工具與世界觀的整合;知行與心性合一。這就是我們所謂的「美感智能」。

 

臺南構教師工作坊,兩名女教師蹲在模型前製作情況


III. 「過程」與「方法」 (Process & Pathway)

課程內容的「設計研發」則關乎第二組 “ P+P ”:Process & Pathway 「過程」與「方法」。或許可以從計畫起始時,在一次增能工作坊中以「臺灣城市風貌」為題,與種子老師的交流,舉例說明,在此拋磚引玉。現場由吸引式提問(「臺灣城市景觀如何?」/「好醜」,「CNN 報導最醜城市景觀臺灣名列其中」)——標題式答案,到誘導式提問(「造成街景醜陋的原因-因子為何?」/「鐵窗」、「廣告招牌」、「鐵皮加建」)——典型類答案,到引導式提問(「有無對照案例?請以Google Map搜尋日本金澤東茶屋街,或瑞士巴塞爾聖彼得廣場街區 (Petersplatz Basel) 並進入街道實景,請說明您的觀察?」,「鐵窗、招牌等一定是街景亂源?」/ [引導思考所謂 「複雜問題」],再進入核心問題(「帶來臺灣街景醜陋的鐵窗、招牌等因子,我們有無適當處理,符合民風的解決方案或美感設計?」/  [紛紛舉手])。「素養導向的課程設計」就在引起探究、啟發思考、激發討論,並提出發展解結方案的想像。

這其實只是第一堂的討論課。隨後設計田野實作課程,以學校鄰近的社區進行移地教學:若以臺北為例,可以以過去提出的文化街區,例如:「康青龍」、「溫羅汀」、「天母」、「北投」、「艋舺」、「牯嶺街」、「中山雙連」、「民生富錦」等等為區塊;重點不在哪一個區塊,而在社區走讀時賦予同學們關注觀察獨特對象的指定因子,一次一條街。全班例如以五人為一組,四位專注於單一元素,例如:街屋(材料、顏色)、植栽(路樹、花卉)、商家招牌、公共設施(電箱、電桿、紅綠燈桿或照明燈桿,街道傢俱等),剩餘的一人為組頭,注意交通與街頭安全,並於回到教室後負責收集、整合每個人的照片紀錄。我們的希望是讓同學注意觀察到:不同時代的房屋因為經濟因素與工法材料會有不同的顏色,不同季節的街道路樹與景觀花草提供不同的顏色,不同的商家、不同的訴求就會有不同的顏色。例如:康青龍由於日式宿舍、永康公園與金華公園、咖啡店、茶坊與獨立書店的招牌等等,因此會與有著宗教建築龍山寺、文化資產剝皮寮的艋舺街區有著相當不同的質感、顏色等等。

接下來的課程可以有諸多的方向、可能與想像。首先藉著「路上觀察學」或「都市考現學」的引導,鼓勵彼此的比對與各組的交流。敏感的同學則會注意到屋宇年代與構造材料(木造、磚造、貼磁磚、掛石材)、街區鄰里與綠地公園、季節變化或者民俗節慶、文化地景等種種因素都會帶來相當差異。再進階一點的則可以上網上傳影像到網站,運用色彩分析網站軟體的演算法,得出各條街道或各個街廓的色彩,集合而成各個文化街區的「城市色彩」。甚至更可以引領進入深入分析討論,鼓勵仔細思量斟酌城市景觀建設裡,合宜的「城市色彩」應該如何掌握拿捏。是儘量以接近永久結構的屋舍、路樹為主,先捨棄招牌、櫥窗等變化較大取代性高的暫時性因子,還是反過來?何者作為主要城市/街區色彩較恰當,等等。

回顧漢寶德先生的理念,至此為止是關於練習(一)張開眼睛:具備觀察力、注意力與好奇心,著重發現差異性;至於練習(二)放大眼界:要能見樹、見林、見山嶺,建立關聯性。則是關於批判力、創造力、解決複雜問題的啟發。我們可以討論追求城市色彩是否以永久性結構因子為主色,低調服眾顯而不彰,而得以支起百花齊放、眾聲喧嘩的招牌與櫥窗;還是直接慶賀城市百家爭鳴、各顯神通的多元萬象、各得其樂的特質。此時,「做中學」的設計創作練習扮演關鍵性角色。圖像處理軟體 Photoshop 可以將同學們照片裡臺灣街頭隨地可見的臺電電箱拿來換色,以數位運算過的永久性結構因子主色為底色測試,並與原照比對,討論「何者較美」。再高深一點,更可將所有招牌的底色換色統一為前述方法得出的主色為底,店家名稱、主訴求皆維持原樣,再來討論一次「何者較美」。最後畫龍點睛的臨門一腳,則是追問:臺電電箱上面必須有警語,它該是什麼顏色?在這裡,我們將可以討論色彩學的對比色;它該是多大才恰當?在這裡,我們將可以討論視覺的比例議題;它該以什麼字型顯現?為什麼?在這裡,我們將可以討論視覺傳達的字型學;也就是說:我們已經將學生準備好銜接進入更高階,銜接大學「基本設計」的「加深加廣」課程。

 

IV.「議題」與「作品」 (Project & Production)

課程的最後可以回到 CNN 問的問題,臺灣城市風貌為什麼醜?這時我們不僅已經知道問題出在哪裡,還知道我們有解決的方法,討論了「城市色彩」、「都市景觀」、「招牌廣告」、「街道家具」等議題、結合了攝影技法、數位演算以及手腦眼睛的工具運用創作技巧與分析判斷思索批判能力。甚至當年忠孝橋引道拆除後,北門承恩門、臺北郵局、中華路上商業大樓在網路上引起討論的「清朝美學」、「日本美學」、「中華民國美學」的悖論不僅可以是訓練批判力的議題,更可引申為討論「城市景觀」複雜問題的關鍵思辨力。

「臺灣城市風貌」課程設計具有多點延展性。例如前述的「路上觀察學」或「都市考現學」已可以馬上接軌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林區 (Kevin Lynch) 為大學建築系撰寫的經典著作「都市意象」中五個基本元素的討論,為下個階段學科中心的「基本設計」課程提供基礎架構。總計畫團隊主持人凌天老師也將「路上觀察學」或「都市考現學」發展成「策展地方誌」教師工作坊,以專業導覽觀察,透過田野採集與影像實錄,發展故事敘事力、整合組織力與設計思考力,形成策展創作力。

美感/設計課程創新計畫執行的工具與方法論因此建立在另一組,也就是第三套 “ P+P ”:Project & Production ,「議題」與「作品」上。現場教學優秀的種子老師以議題激發學生作品所呈現的生猛創作力可以清楚說明計畫的工具與方法論。例如:新竹高中的吳安芩老師的「走在新竹-空間地圖設計」課程是關於資訊視覺化的掌握與創作。相對於鉅細靡遺、扁平全面的 Google Map,課程將自然水文、文化場域、通學步道與個人打卡熱點(早餐店、籃球鬥牛場等)結合個人生活習慣與心智路徑描繪出學生個人的上下學路徑並整合而為全班所有同學拼湊的「我們的慢速城市生活地圖」。藉著每個人不同的喜好、個別的觀點組織成一張充滿青春活力與民主多元的多視角地圖。這張地圖結合社會與自然智能科成為新竹高中校本特色課程,更將高中生的想望疊合著新竹市正全力發展的「步行城市」與「生活博物館」的理想,鼓舞不到18歲的他們參與公民社會,實踐理念。

 

「澎湖 · 記憶是最美的色彩」則是服務於偏鄉學校澎湖西嶼國中的林雪倩老師,年年面對上完中學就得離開家鄉求學謀生的同學,所特別發展出來的實作課程。藉著孩子們天天面對的海洋,開展出敏銳觀察與色彩實驗,讓孩子們手做了一份生活與環境所幻化而成的記憶拼圖,希望遠行的遊子不要忘了家鄉。這個課程設計與學生作品具有無比動人的力量:它可以提點我們每個人自己回想,我們是否記得小時自己深愛的風景?甚至進一步的反省,自己離家長大後,是否還能記得家鄉美麗的特色?也可以延伸推想,什麼是可以讓澎湖或臺灣更美的特色?是顏色?或者氣味?或是環境?我們能不能為外國的朋友介紹心中記得的家鄉之美?最後甚至灌注一個理想:將來我們如何試圖使臺灣的特色、臺灣的幸福感的來源建立於「美」。


這些案例就是學生、種子教師與總計畫團隊所設計研發的美感/設計實驗課程。發透過觀察、理解與創作,對於家鄉的顏色、植物的形態、制服的材料、教室的收納、食物與節氣、生活雜誌的製作等等主題,開展發現、探索與創造的美感學習,整合「概念」、「教學法」、「課程設計」於一,跨越藝能科與智能科的分野。在教育理念、學習工具、採集影像、製作資訊圖像以及生師實作與專業實踐的課程實驗下,集「現象為本學習」、「問題導向學習」、「專題研究學習」與「設計思考學習」,直搗核心,直接就從布魯姆理論三個範疇所疊合的「整合式學習」處開始。

 

西嶼國中周遭之海蝕洞

西嶼國中學生操作美感教案成果拍攝

  • 曾任教於澎湖西嶼國中的林雪倩老師「澎湖 · 記憶是最美的色彩」課程

 

V.「鷹架」與「平臺」(Paradigm & Platform)

倡議「整合式學習」的呼聲近年來在世界各國興起,先前提及的芬蘭新課綱計畫最為人所熟知。該計劃的目標是朝向全人教育與整合學習,在基礎教育裡培養七種橫向跨界核心能力。由於這七種橫向核心能力涵蓋知識、技能、價值、意志與認知,因此啟發孩子們的感知力就成為首要的觸發點,也正是美感/設計課程的起點。凌天老師所發展的「自拍拼圖」課程設計以「現象為本的教學」為依據,觸發孩子們的感知力,開發「多元識讀 (multi-literacy)」能力,正是跨領域整合專題導向教學最佳的典範。

在「自拍拼圖」課程設計裡,凌天老師不僅貫串了體驗、創作與表述,更在觸身觀察、認識自然與文化環境、抽象思考與生師互動之間,巧妙結合「數位母語」與創作能力,傳遞賦予我們的數位原民。而其中最有價值的是在消弭背景差距同時,讓孩子們的多元智能得以發揮;淺白的說,就是一般的家庭無需特別準備鋼琴、大提琴或才藝課程,不同的孩子無須害怕「我畫得不像」、「我唱得不好」,就得以藉著自己擅長的感知力觸發創作力,為未來學習建立成就感。更由於精準的課程設計成為優異的「學習鷹架 (Instructional Scaffolding)」使得美感/設計課程能夠推展到國小,引導、啟發更年輕的世代。

法國哲學家、法蘭西學院院士米歇爾·賽爾 (Michel Serres) 曾經暱稱這年輕世代為「拇指世代 (Petite Poucette)」。對賽爾而言,知識的傳播由口述到手寫,由手寫到印刷都帶來重大社會變革;而如今由印刷到數位更超乎任何人能預測的轉變,拇指世代的新人類面對重構新的社會秩序、生活型態與認知方式。這一代的孩子們成長於與他們的父母、師長們完全不一樣的社會,世界變化,教育也必須改變,而學習改變,才能創造改變,面對未知的未來。

 

女學生利用平板拍攝屋脊上的構件

學生在平板上面排版自己拍攝的照片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凌天助理教授所開發國小美感體驗課程的「自拍拼圖」

 

日本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中村修二幾年前呼籲分學科分領域的教育制度應該有所改變,當今的教育必須引導出充滿好奇心、具有創造力並且能不斷吸納、思索、批判、接納變化、串接萬事萬物的終身學習者。米歇爾·賽爾的舉例更直接:「牛頓就是這樣做的,他把蘋果落地跟地球運行串接起來… 思想的作用就是讓無關連、差異性的東西發生關係,創作的緣起就在發現無關聯的事物並且把它們串接起來…」

《安妮新聞 The ANNE Times》美感智能閱讀計畫 (A New Newspaper in Education) 的理想就在提供孩子們一個窺看世界萬物的窗口,展現豐富的周遭現象,串接多元的事物景象,連結生活與學習,開拓出超越各種學科框架的求知興趣。我們也希望孩子們在看到世界、風景、人群、自己之外,還感覺到美。我們特別努力希望這份報紙無處不美,這些知識無一不美,無論它是關於哪個主題:宇宙、演化、地球、生態、語言、文化、科學、藝術、電影、小說、朋友、情緒、平權、寵物、妖怪… 它的選題、它的插畫、它的編排、它的印刷、它的顏色、它的視野、它的世界,以及正在閱讀它的孩子們都很美麗,更期待它能帶來美感能感、美感有感、美感共感 (Aesthetic Empathy) 的美感體驗。

藉著《安妮新聞》我們希望能夠以美感智能的啟發開始,形塑一個可以直接體驗,反覆感受與再三閱讀的媒材與環境。希望它可以讓孩子們認識世界、面對世界、理解世界,也可以理解自己的探尋過程;期望它也可以提供親子共讀,成為家長帶領孩子學習串連思考、文化識讀、互動表述、參與世界的媒介;更冀望它可以成為中村修二與米歇爾·賽爾倡議的基石,邀請老師們設計特色課程,引領學子們發現差異性、建立關聯性。

秉持這樣的理念,濯亞國際學院李丕寧校長偕同陳冠甫老師、林唐嘉老師、李亞橋老師、葉愛憫老師發展出教案「太空探索」、「設計與想像力」,在課程設計上著重跨域整合的體驗操作,並且運用推理認知、識讀創作,為五、六年級建立知識框架與概念通則。此外,將美的感受力視為帶動世界感知、知識啟蒙的小學教師許涵宣老師則結合科學教育館仿生特展以「推測生物學」為題,設計的親子工作坊。這些案例都是將《安妮新聞》連接「拇指世代」串接美感/設計課程極為成功的典範。

《安妮新聞》是美感/設計課程創新計畫將美感智能理念極大化,伸展成最寬廣的身影、最深遠的觸角;不僅是一份具有美感的紙本讀物,承載著有觸感的周遭事物,既是建置社會工程的要角,也是建構教育工程的觸媒,更是建立美感工程的平臺。

 

兩名男同學在六角形書桌上閱讀安妮新聞

  • 2020年《安妮新聞》進班實況

 

VI. DHA 與 STEAM

美感/設計課程創新計畫的任務夥伴有一個基本信念。此一信念近年來在臺灣教育界獲得相當關注並取得相當動能。有趣的是此理念的一端源自一個菁英綜合大學,而另一端來自藝術與設計取向專業學院,然而兩校幾乎不約而同都倡議教育學程需要投注重大改變才能因應目前人才培育的急迫困境。

首先是哈佛大學校長 Drew Faust 在 2013年五月所揭櫫的課程改革白皮書 “Mapping the Future”,呼籲在目前科學、科技、工程與數理 (STEM) 的教育走向必須強化藝術與人文內涵。無獨有偶的,羅德島設計學院校長 John Maeda也在 2013年三月發表如今相當著名的論文宣言 “STEM+Art=STEAM”。在美國最頂尖大學與最頂尖設計學院的兩位校長聯手下,這個說法星火燎原成為當前教育界的共識。至於A所代表的意義,有人詮釋是 “Art, Architecture and Agriculture(藝術、建築與農業)” ,美感/設計課程創新計畫則本其初衷,希望跳脫狹窄的學科分類,將腦力發展關鍵的 「DHA (Design, Humanity, Art設計、人文與藝術) 」注入「博雅教育 (Liberal Education)」 。

一般咸信,博雅教育(亦有自由教育或人本教育之稱)乃是20 世紀英美教育成功、研發能量強大的基石。然而對於有識之士而言,博雅教育在21 世紀也必須進行新的改造。此一變革一方面來自我們世界所正經歷的重大轉變:數位科技崛起、地球氣候變遷、「棘手問題」( Rittel, Horst W. J.; Webber, Melvin M., 1973,Wicked Problem) 環伺,另一方面則是因應社會企求養成新的人才與能力:複雜問題解決力、批判思考力、以及創造力等等 (世界經濟論壇白皮書 World Economic Forum, 2016, Future of Jobs Report。這些改變與需求驅策著推動博雅教育再造。

哈佛大學的教育學院與其「社會感知生態性學習法實驗室 (The Ecological Approaches to 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 Laboratory), 或簡稱『畫板實驗室 (EASEL Lab)』」連結「21世紀學習夥伴計畫」所描繪的學習框架更為清楚準確地呈現博雅教育新世紀再造的藍圖。除了前述的「21當代議題及其知識內容」、「學習與創新」,有兩大項目特別值得一提。其一為「資訊工具及溝通技能」,另一則為「生活學習與生涯成長」;簡單的說,就是兩大素養:「數位工具力」與「適應變通力」。

不謀而合地,美感/設計課程創新計畫在計畫初始的課程設計中即已納入數位工具力的學習;或藉由作品創作之運用或因為交流討論之必要,我們希望身為數位原民的學子們的母語自然包括美感、設計思考與數位工具等多種語言。此外,適應變通力本來就是設計學習中必然內化的學習常態與生活習慣。由於嘗試錯誤本來就是設計的本質,所以接納變通與折衷、學習彈性與適應是美感/設計課程中自然習得的必要能力。對我們而言,STEAM裡面的 A 也意味著「適應變通力 (Adaptability/Agility)」,也正是美感/設計課程所希望涵蓋的特質。

如此,美感/設計課程學習中因為面對各種「棘手問題」或「複雜問題」所獲得的適應變通力造就了「韌力 (Resilience)」;其次,由於處理或思考問題的解決方案激起的創造力與批判力傾注了價值觀與世界觀而賦予了「培力 (Empowerment )」;最後,因為觀察瞭解「硬道理」或開悟取得「軟實力」而感受了踏實感或滿足感就是幸福與「美力 (Brilliance)」;我們將三者合一,稱之為「美感智能 (Aesthetic Intelligence) 」,是面對人工智能時代我們可以擁有的另一種 AI 能力。

 

VII. 創造改變  (Create Change)

面對著時代變遷與教育變革,美感/設計課程創新計畫推動的動能就在「創造改變 (Create Change)」,期待培養學子們「韌力、培力與美力」的超能力;希望結合「包浩斯 (Bauhaus)」教育理念與「設計思考 (Design Thinking)」方法論,發展與當代議題息息相關的設計學程;並且攜手與純藝術背景的種子老師成為「美感同志」,一起增能、一起「設計研發」新型態課程;希望藝能學科能整合智能學科成就素養教育、培養未來人才,期許為學子、家長與社會「樹立價值」。更具挑戰性的是:這一切都得在「穿著衣服改衣服」動態下滾動進行。


飽讀詩書的阿根廷文學家兼國家圖書館館長波赫士 (Jorge Luis Borges) 曾集錄過一本我非常喜愛的奇書《想像的動物》。書中有個篇章描述一種極為珍貴的寶石「卡邦殼 (Carbuncle)」類似夜明珠,它可以在黑夜中散發出柔和粉色光芒,甚至照亮整個房間。卡邦殼存在於龍的腦中,問題是它只存在於活的龍體,隨著龍的死亡,卡邦殼也隨之消失,因此騎士的難題是必須正面迎向張牙舞爪的活龍。隨著新課綱改革,美感/設計課程創新計畫在推動中所面對的挑戰,猶如正面迎擊巨龍的騎士。投入美感教育的「我們」,包括總計畫的擘畫者與計畫內的參與者,包括種子老師的研發與課堂同學的投入,無論個人或群體都處在隨時行動的常動狀態。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是活著的,我喜歡將參與計畫行動的我們所追求的理想比喻為散發柔和光輝的「卡邦殼」,堅信我們得在活的體制中找到改革的方法,在一次次學習與累積中,於一堂堂課程的設計裡,注入啟發創造性之引導因子;更期許這一群熱情投入美感教育的我們所共同散發的光芒,能夠照亮臺灣的未來,散發臺灣未來的美。

 

在科教館舉行安妮親子工作坊之課程孩童們圍在老師前面寫學習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