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透過教師收集多種質感材料,製作成「多種材質教具箱」,讓學生實際觸摸發現質感,對質感有基本體認,而再藉由教師製作「紙樣材質教具板」,可讓學生觀察、觸摸、搭配體驗,再次加強學生對質感的認知,經由第一本筆記本的製作,從封面裝飾、封面紙、內頁紙、線材等多種不同質感的選擇,了解質感的搭配,再透過同學間的討論及發表、老師的指導,讓同學對於質感的搭配有更深層的瞭解。依據第一次的經驗,以2本為一套的設計原則,選出更適合的質感搭配,製作出第2本筆記本,以熟練質感的混搭搭配。最後進行觀摩、分享、教師總結、各種質感筆記本及物品欣賞,讓學生了解關於質感的更多可能性、更佳的搭配及更深的體認,進而達到質的提升、美的呈現。

美感預期成果

  1. 透過「多種材質教具箱」的觸摸、感覺與描述,可讓學生發現質感的特色與差異。
  2. 經由「紙樣材質教具板」、「封面紙樣袋」、「吊掛式線材」的視覺與觸覺感受,發現紙與線不同質感搭配後的美。
  3. 藉由以2本為一套的筆記書實作,尋找適合的質感作為搭配,學會使用質感來創造美感。
  4. 透過質感發現課程的學習,提升學生的美感經驗及創造美的能力。

 

教師課後省思

學生一開始有6成偏向以主觀喜好的色彩在選紙,尤其對黑卡紙,有一窩蜂的熱愛趨勢,另外,還有一些學生喜歡跟別人一樣,沒有主見或特別想法,然而經由搭配體驗與發現後,大部分學生會嘗試其他質感的紙,也會拿著紙樣配來配去,挑來挑去,尤其是具有光澤的灰色調紙,選擇的學生變多了,在25張封面紙當中,幾乎每班每色選擇的張數最多不會超過3張,可見,自己擁有一套教具在做搭配與選擇時,較為自由也較自主,更能滿足自己的需求來學習,也因此,才能有別於以往的學習與發現。

未來有機會,我還會想再給新的七年級體驗這課程,只是礙於沒有經費後,材料上可能要重新做調整,像這樣以實際操作去發現質感,是對質感做了最深刻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