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本課程是以貼近學生的校園環境、生態為主軸,藉由公民美學與三項「秩序」為核心概念與先備知識,讓學生瞭解「重複的單一元素」、「相異的元素」與「整齊與韻律」的定義,引導學生去思考-人與自己、人與人、人與自然的美感定位。課程中融入「構成」的構面介紹:對稱、平衡、主從關係凸顯焦點、組合決定構成的樣貌等,讓學生能夠從中瞭解並掌握構成的基本概念,透過校園植物的分區地圖為分組依據,採合作學習方式,讓學生進行校園植物造型的採樣與分析,從校園植物去探索、發現、去欣賞大自然的秩序之美以及藉由「氰版顯影」的原理教學,結合美感的形式原理,進行構成的練習與書衣製作。希望生活美學的意識從校園出發潛移默化深植於孩子心中。

美感預期成果

  1. 「重複的單一元素」、「相異的元素」與「整齊與韻律」等秩序美感的構面認識與理解。
  2. 以「重複的單一元素」、「相異的元素」與「整齊與韻律」等秩序美感為引導,讓學生觀察、發現校園植物葉片中所存在的各種秩序

 

教師課後省思

學生反應這系列課程是個特別且有趣的體驗,尤其是以氰版顯影的方式記錄校園的植物,以感光藥劑顯影(類似沖印相片的過程),不同於平時的拍照型態,學生的學習反應熱烈。惟在以葉片進行構成主題時,部分數學生無法跳脫框架受限於構成字面上的解釋與理解力,在構成構面主題的選擇上,如:對稱、平衡、主從關係凸顯焦點..,學生大多選擇比較簡單的對稱方式進行構成練習,因此,在素胚布的構成表現上不如紙張表現的靈活自如,若再次實施此課程,構成的引導會是首要調整並改進之處。另外,這次實施氰版顯影之前,因為擔心學生的經驗不足,所以稍略調整課程安排,讓學生先以紙張為素材進行練習,藉此熟悉氰版製作流程以及增加葉片構成的練習機會。然而,透過不同材質的運用,學生也因此多了比較的機會,不僅能對其顯影效果進行比較與分析也能從中發現問題並透過小組的合作與討論尋求問題的解決方式(學生發現:紙張的顯影效果優於布面,布面顯影時需要把玻璃用燕尾夾夾得更緊合,可提升顯影效果;在構成排列時需要將葉片與枝葉平面化處理更能幫助顯影效果;厚度較薄的葉片甚至可以連葉脈都可以顯影出來,增加顯影效果的豐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