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藉由觀察自然界中動物與植物的構成元素,理解平面的構圖與立體組合,簡化簡單幾何形狀理解建築的構成,運用透視和三視圖視角概念練習觀察構圖,讓練習描繪出學生思索想像著自己的房間設計構圖。 在面臨高科技化、社會結構變遷、高齡社會、以及地球環境劇變的當下,未來你所居住的地方還會是現在的模樣嗎?「20 年後將成家的你,將過著什麼樣子的生活?」想住在什麼樣的屋舍與環境中?以構成為主題,以學習與生活環境為主軸,分成
第一單元【構成-構屋發現/解成探索】
引導學生以「構成的點、線、面、立體」的觀察自然環境與校園的構成。
第二單元【構成-房間實作】
引導學生以「三視圖與透視」的關係觀察房間的構成與環境設計。
第三單元【構成-新世居】
引導學生規劃思索新世代居著的構成之美,進而感受美感秩序的發現、探索、實作、反思練習。

美感預期成果

  1. 觸發美感:學生運用觀察花東常見動物與植物,例如:鳥類、哺乳類及昆蟲(獨角仙)或黃藤、蕨類植物等,能了解自然界構成中的秩序美感。
  2. 美感感受:學生能透過構成的造型遊戲,感受對構成美感的知能。
  3. 美感實作:學生能運用構成減化設計於平面的構成並思考立體的組合與美感關係。

教師課後省思

遇到的問題與對策

  • 發想設定引導:

關於構成屋 新世居的居住年齡設定,學生經常依據自己現在居住環境與物件構成作為考點,在發想構成過程中,可以引導孩子想像自己經歷過10年、20年、30年,不同的人生求學、出社會、成家立業階段所考量的因素,與自己居住品質美感考量,能更有想像與未來期待性。

  • 建築材料的可回收性:

使用積木堆疊,可以幫助學生思考建築構成的關聯性,且可以重複利用環保,但因其無法固定連結導致容易傾倒,未來可以考量具有接合性或是磁性積木可強化其構造穩定度。

  • 平面與立體空間練習:

運用空間想像能力,培養大腦通過觀察平面方塊、觸摸積木,以及實踐經驗得到的一種能思考物體形狀、位置的能力,運用簡化線條與圖框可讓學生更聚焦於構成和平面與立體空間的轉化」。

  • 對於家的想像:

在孩子心中埋下對於家的美感與更多想像空間,相信學生在未來生活中能夠時時想到居家構成之美,學生表示對於自己未來的生活充滿期待,也希望能夠自主設計自己的小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