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民生國中校園,以美術教室周邊的植物為主。先認識生活環境周遭可見的植栽,其自然特性與枝葉花實等的各種造型與色彩變化。透過探索與討論找到生活連結與認知,進而感受環境與自然的結合,對美感經驗的累積與論述。
首先先讓學生認識生活中天然纖維,碰觸感受不同材質;從中發現天然植物等材質,讓我們能思考如何以自然素材融入生活之美;第一階段是探索階段,透過造紙,透過造紙與植物染過程,發現紙張纖維的質感及校園的植物色彩,透過手抄紙及植物染,期盼兩個素材的準備過程;留下對校園的美感記憶。第二階段是應用階段,將手工紙素材,成為孩子作品小冊,內含校園的色彩與質感構成,這些製作的美好過程都成為對校園的記憶,並期盼這份美好的感受,成為成長過程中的美學經驗。

美感預期成果

  1. 藉由發現民生的大自然「色彩」與「質感」之美,增加對校園的連結與記憶。
  2. 認識大自然物的編織構成、「質感」與肌理、植物色彩、體會質感與色彩構面在生活中的意義與搭配的合宜美感。
  3. 透過質感與色彩記憶體驗,製作抄紙的歷程,藉此連結校園美感生活回憶。
  4. 素材的應用階段能感受抄紙的質感與植物之美,並應用手抄紙的特性,製作手工卡片。
  5. 透過製作表面肌理及紋理及植物纖維的實驗,透過視覺和觸覺味覺及心理感受它的美好質感。
  6. 珍惜大自然的資源,愛惜紙張得來不易,環保使用,思考與自然環境共生再到共好。
  7. 從體驗造紙到紙的應用製作過程,學習做中學的思考力與手作能力。

教師課後省思

  1. 地方特色融入藝術更在地化如中埔鄉的檳榔染等等,或者植物染的更多可能性。
  2. 手抄紙的運用還能有什麼更實用的變化(平面或立體),包裝與乾燥花的延伸教學。
  3. 作為茶帖,與茶道之間的延續結合,或許可以併發更多美感的連結。
  4. 教學過程中學生給我很多不同的創意;如植物的氣味是否影響作品?定色與化學反應是否有關連?番路鄉的柿子做成柿餅的石灰小故事,柿染的可能…等等相學相長的師生對話、教學過程也更多元豐富,新鮮有趣,我們都已經開始期待下學年的美感計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