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有許多植物在我們的生活周遭中,但很少有人會停下腳步去認識每個植物,因此在這堂課中,學生先進行校園及社區踏查,找尋校園中的植物,運用APP辨別植物,並帶回部分落葉進行色彩與形狀分析。在觀察與分析顏色與形狀後,各小組訂定主色調和主題,製作植物花圈,可以運用搭配的顏色替乾燥植物上色,並在有限的空間中(花圈)搭配色彩比例,並且安排點、線、面的構成,讓學生發現色彩與造型需要互相搭配,適當的比例和規律才能夠具有美感,最後將花圈佈置在教室或家中,實際美化空間。

美感預期成果

  • 美感觀察
    觀察生活環境中植物的顏色、造型,學習掌握細膩的色彩變化。
  • 美感技術
    運用物件拼貼,學習形狀的構成與色彩搭配。
  • 美感概念
    引導學生認識物件的造型與構成,配置色彩與挑選適當的比例。
  • 其他美感目標
    搭配英文科的聖誕節活動,介紹聖誕節的由來與習俗。

教師課後省思

當視覺藝術老師這麼多年來,發現學生對於環境與週遭事物的觀察總是不夠細膩,對於生活總是漫不經心,總覺得好可惜啊!仔細想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多少被我們忽視的植物,每天都很努力的生長著。當學生開始認真觀察周遭環境的植物,找到不同的葉子就像找到寶藏一樣開心,能善用眼睛來觀察,運用科技來學習,以後走在路上,孩子們看到的每棵樹都知道它名字,對每朵花都更有感受!

在這次的乾燥花圈製作中,也發現其實孩子們對於色彩是很有想法的,做出來的成品超乎我的預期,簡直像是可以拿去外面的花店販賣、價格不菲的乾燥花圈成品!學生們對於自己的成品也驚呼連連,原來總是掉落在地上、髒兮兮又爛爛的的落葉,透過分類、歸納、上色、排列、組合,竟然搖身一遍成為美麗的主角,這樣的過程讓每個學生都特別很有成就感!還有色彩的比例與搭配的重要性,也透過實際操作而更有體悟,這些都是非常珍貴的經驗。

這次的課程原定六堂課,結果變成八堂,因為在上色時,多數學生在學習單構思完,實際要上色時,看到其他人的顏色好像很不錯,結果臨時又沒有按照計劃上色,導致一方面猶豫太久拖時間,二方面顏色的搭配不夠切合主題,這點非常可惜,下次應該要在設計發想時,再更加強引導主題的重要性,還有增加主題與顏色的連結(雖然這堂課主要是要說明構成)。

再者,使用的花圈材料中,除了有不同的顏色、造型外,還有不同的質感,但在這次的課程之前,學生還沒有能先明白質感的差異與如何安排,因此影響構成花圈時,比較不容易注意到質感要有所變化的原則,未來的教學規劃會傾向於在教導學生觀察植物的色彩、造型之後,也要說明質感的部分,讓學生在分類時也能將質感納入考量,可以省去最後調整的時間。